采购一般物料和消耗性物料区别

三寿SAP技术 2025-02-26 11:49:29 127阅读 举报

在SAP中,采购一般物料(库存物料)和消耗性物料(非库存物料)在业务流程、库存管理、会计科目和配置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:


1. 定义与用途

  • 一般物料(库存物料)

    • 例如: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等。

    • 采购后需要入库管理,后续通过生产或销售消耗,库存数量和价值会被跟踪。

    • 目的:用于生产、销售或长期存储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(非库存物料)

    • 例如:办公用品、维修工具、低值易耗品等。

    • 采购后直接消耗(不进入库存),通常计入费用或成本中心。

    • 目的:满足一次性或短期业务需求,无需跟踪库存。


2. 采购流程差异

(1)采购订单(PO)创建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需要明确物料主数据(如物料号、描述、库存视图)。

    • 采购订单行项目必须指定“库存管理”标识(如账户分配类别为空或为“K”)。

    • 示例事务代码:ME21N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无需物料主数据(可通过“无物料号”采购),直接输入文本描述。

    • 行项目必须指定账户分配类别(如“K”表示成本中心、“P”表示项目)。

    • 示例事务代码:ME21N(选择账户分配类别)。

(2)收货(Goods Receipt)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收货时通过移动类型 101(采购订单收货) 增加库存。

    • 库存数量和库存价值同步更新(会计科目:库存科目)。

    • 示例事务代码:MIGO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收货时通过移动类型 501(无采购订单的消耗) 或 561(消耗性采购订单收货) 直接计入费用。

    • 不更新库存(会计科目:直接计入费用或成本科目)。

    • 示例事务代码:MIGO(选择对应移动类型)。

(3)发票校验(Invoice Verification)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发票校验后,库存价值增加(应付账款与库存科目匹配)。

    • 实际费用在物料消耗时(如生产领料)才计入成本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发票校验直接计入费用科目(如管理费用、生产成本),与应付账款匹配。

    • 无库存价值变化


3. 主数据与配置差异

(1)物料主数据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必须创建完整的物料主数据(视图:基本数据、采购、库存、会计等)。

    • 物料类型为 FERT(成品)HALB(半成品)ROH(原材料) 等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无需创建物料主数据,直接通过采购订单文本描述。

    • 若需简化管理,可配置为 NLAG(非库存物料) 类型。

(2)账户分配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采购订单行项目通常不指定账户分配(库存科目自动更新)。

    • 消耗时通过预留(Reservation)或生产订单领料触发费用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采购订单行项目必须指定账户分配(如成本中心、内部订单、WBS元素)。

    • 费用在收货时直接计入指定科目。

(3)移动类型配置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使用标准库存移动类型(如101收货、201发货)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使用直接消耗移动类型(如501、561)。


4. 财务影响

场景一般物料消耗性物料
采购收货库存资产增加(借:库存科目)费用增加(借:费用科目)
发票校验应付账款增加(贷:应付账款)应付账款增加(贷:应付账款)
消耗时库存减少,费用增加无后续操作(费用已确认)

5. 适用场景

  • 一般物料

    • 需要长期跟踪库存(如生产原料)。

    • 涉及生产、销售或复杂供应链的业务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

    • 低值易耗品或服务采购(如清洁服务)。

    • 无需库存管理,直接计入当期费用。


6. 配置关键点

  1. 物料类型:确保消耗性物料使用无库存管理的类型(如NLAG)。

  2. 账户分配类别:在采购订单行项目配置中启用账户分配。

  3. 移动类型:配置501/561等移动类型以支持直接费用化。


总结

  • 一般物料:需入库管理,库存跟踪,费用延迟确认。

  • 消耗性物料:直接费用化,无库存环节,简化流程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三寿
链接:https://www.erpcool.com/p/7de786a3a2e0e.html
来源:SAP技术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,您可以点击 “举报”


登录 后发表评论
0条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过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