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提条件:
在SAP中,ERS(Evaluated Receipt Settlement,评估收货结算) 是一种自动化的发票处理机制,允许企业在不依赖供应商发票的情况下,基于采购订单(PO)和收货单(GR)直接生成应付账款。以下是ERS的详细使用方法和关键步骤:
目的:
通过采购订单中的价格和实际收货数量,自动生成应付账款凭证,减少手动发票校验的流程。
适用场景:
供应商未及时提供发票。
企业希望简化应付账款流程(如固定价格采购、长期协议)。
条件类型必须明确:采购订单中需包含明确的价格条件(如PB00或PBXX)。
价格不可变更:采购订单价格必须固定,且与供应商协议一致(不允许后续价格调整)。
账户分配类别:采购订单行项目需指定账户分配(如成本中心、内部订单)。
激活ERS功能:
路径:SPRO > 物料管理 > 发票校验 > 评估收货结算 > 激活ERS
。
定义ERS发票类型:
配置发票类型(如ERSL),并关联移动类型(如101收货)。
配置自动过账规则:
设置系统自动生成发票的条件(如收货后X天触发)。
事务码:ME21N
。
关键配置:
采购订单类型需支持ERS(如标准类型NB)。
行项目价格条件必须明确(如PB00)。
账户分配字段必须填写(如成本中心)。
示例:
物料:M-100,数量:100 PC,价格:10元/PC 账户分配:成本中心 1000
事务码:MIGO
。
操作步骤:
选择移动类型 101(采购订单收货),输入PO号,过账收货。
系统动作:
更新库存(表 MSEG
)。
生成物料凭证(表 MKPF
)。
触发方式:
手动触发:通过事务码 MRRL
(ERS运行)。
自动触发:根据配置的时间规则(如每日批处理)。
系统操作:
根据PO价格和收货数量计算应付金额。
自动生成发票凭证(表 RBKP
/RSEG
)。
生成会计凭证(借:费用/库存科目,贷:应付暂估科目)。
事务码:MIRO
(查看或调整自动生成的发票)。
关键检查:
核对金额是否与PO和收货一致。
处理差异(如数量不符或价格变动)。
过账结果:
应付账款正式计入供应商账户(表 BSIK
)。
假设采购订单收货100 PC,单价10元:
收货过账(GR):
借:库存科目 1000元(记账码 40) 贷:应付暂估科目 1000元(记账码 50)
ERS发票过账:
借:应付暂估科目 1000元(记账码 50) 贷:应付账款-供应商 1000元(记账码 31)
场景:实际收货90 PC(PO为100 PC)。
处理:
调整ERS发票金额为900元(需与供应商协商)。
若供应商后续补货10 PC,需重新收货并触发ERS。
场景:PO价格为10元,实际收货时市场价格为12元。
处理:
若PO价格不可变,需手动创建差异发票(事务码 MIRO
)。
若允许价格调整,需修改PO并重新触发ERS。
减少人工干预:自动化发票生成,提升效率。
缩短付款周期:无需等待供应商发票即可付款。
降低错误率:避免手动输入错误。
供应商协议:必须与供应商明确约定使用ERS。
价格准确性:采购订单价格需严格锁定。
异常监控:定期检查差异报表(事务码 MRRL
)。
ERS运行:MRRL
(手动触发ERS流程)。
ERS日志查看:MRRL
→ 选择执行并查看结果。
差异分析:S_ALR_87013033
(应付暂估科目行项)。